教育部高校经济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010-62513108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商学楼103

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研讨会第6期: 支撑“中国经济学”教材体系的中国独创性理论

发布时间:2020-06-12

6月10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办的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研讨会(第6期)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院长唐未兵,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欧阳峣,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洪永淼,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郭庆旺,东北财经大学校长吕炜等专家与会并发表演讲。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陈彦斌主持。此次会议以线上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支撑‘中国经济学’教材体系的中国独创性理论”。与会专家主要围绕三个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一是,中国独创性理论的具体评价标准是什么,哪些独创性理论可以进入“中国经济学”教材体系;二是,在“中国经济学”教材体系中,如何协调中国独创性理论与既有经济学理论之间的关系;三是,如何发展与完善中国独创性理论,才能提高理论对中国故事的解释力,并且提高中国独创性理论的国际认可度。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首先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并对本次会议予以肯定。他指出,教材是教育工作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重要载体,是凝聚学科智慧、增强学科自信的固本工程。学校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的工作,将其定位为学校直属正处级实体单位,积极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强化条件保障,完善管理制度,各项建设工作迈出了坚实步伐。同时,刘伟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中国经济学”理论发展和教材体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料和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为编写“中国经济学”教材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遵循。国内一代又一代的经济学者也贡献了大量智慧,创造出一大批紧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独创性理论。本次研讨会以“支撑‘中国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的中国独创性理论”为主题,意义十分重大。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在思想的深度碰撞中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建设作出中国经济学者的应有贡献。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院长唐未兵主要就中国独创性理论的评价标准发表了看法。唐未兵认为,中国独创性理论的评价标准应该包括三点:第一,是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而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是否借鉴吸收了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而又突破了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第三,在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还没有提出过的理论。唐未兵进一步指出,中国的独创性理论与既有经济学理论之间应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并建议从两个方面发展与完善“中国经济学”的独创性理论。一方面,“中国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要切合中国的国情,并且能够指导中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学教学和研究要用经济学的通用方法与语言阐述“中国经济学”的独创性理论。

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欧阳峣以怎样建设中国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为主题发表了演讲。欧阳峣认为,构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应该从最基本和最成熟的内容开始,例如,中国政治经济学、中国宏观经济学和中国发展经济学。以中国发展经济学为例,欧阳峣总结和概括了六条独创性理论,分别为科学发展理念、社会矛盾理论、内生能力理论、综合优势理论、集权分权理论和开放共赢理论。在如何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问题上,欧阳峣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遵循经济学理论的发展逻辑,推动“中国经济学”层次转换升级。第二,系统梳理中国经济发展经验和规律,真正讲好中国故事。第三,协调好“中国经济学”理论与既有经济学理论的关系,共享人类文明成果。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洪永淼着重强调了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第一,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需要对“中国经济学”的内涵有科学的认知。“中国经济学”需要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规律,并为中国经济的建设和经济全球化服务。第二,“中国经济学”与西方现代经济学之间存在辩证关系。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及其教材体系需要借鉴西方现代经济学中有关市场运行规律的基本原理,但不能完全照搬照抄。中国具有产生被世界所认可的原创性经济理论的时代背景,“中国经济学”本身具有独特性。第三,构建“中国经济学”需要有科学的学理基础,需要有科学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同时需要重视实证研究。此外,洪永淼还指出,中国经济学家需要采用国际学术同行广泛认可并能够互相交流的“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积极传播中国声音,提升“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重点阐述了评判中国独创经济学理论的标准,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原创性理论研究。张军认为,基于中国经验和实践发展出的重要原创性理论应该是“中国经济学”教科书当中最重要的内容。中国原创性经济学理论的筛选条件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原创的理论需要解释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二是,原创性理论在现有的文献当中应该是首次出现。三是,原创性理论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未来可以不断解释新经验和新现象,并且在很多其他领域进行应用。关于如何做好原创性理论研究,张军认为,尽管有时可遇不可求,但经济学家还是要善于观察重要的经济现象。同时,经济学家需要有试图改变原有约束条件的动机,解放思想,拓宽理论的使用边界。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郭庆旺在演讲中强调,“中国经济学”的原创性贡献必须根植于中国的国情,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郭庆旺认为,在聚焦提炼独创性理论的过程中,要增强四个自信,从模仿西方经济学逐渐转变为思考中国的经验,并将其提升至理论的高度。在此过程中,既要增强知识产权意识,重视原创性理论的命名和归属性,又要摆脱思维惯性或惰性。郭庆旺进一步提出了评判中国独创性理论的两个标准,既要具备一些基础性的、原理性的、带有一定价值观的理论,也要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要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成果。在提高中国独创性理论的国际认可度方面,郭庆旺认为可以分两步走,从短期到长期逐步巩固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关注原创性理论在其他国家的应用成效。

东北财经大学校长吕炜进行了压轴演讲,他从三个维度分析了中国经济实践和“中国经济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方向。吕炜认为,首先,需要把从中国实践中提炼的中国独创性经济理论写入“中国经济学”教材。中国特殊的经济发展历程为中国独创性经济理论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土壤,也是评价中国经济理论独创性的重要标准。而且,“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应该满足如下要求:立足中国特殊经济实践,讲好中国经济故事;兼容并蓄,吸收已有经济学教材体系的成功经验;瞄准前沿、动态更新。其次,中国经济理论发展尚需追赶中国经济实践的步伐。中国迫切需要基于中国经济实践过程的,符合一般经济规律并且逻辑一致的经济理论。最后,理论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加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不断积累,以推动独创性理论的发展。

会议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陈彦斌对与会专家的发言表示感谢,并对本次研讨会形成的共识进行了总结。第一,要高度重视中国独创性理论对“中国经济学”教材的重要支撑作用。中国独创性理论的发展沃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伟大实践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中国故事与中国奇迹”,即中国的制度奇迹、增长与发展奇迹以及分配与福利奇迹。不仅如此,中国独创性理论还将进一步指导中国未来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第二,要处理好独创性理论与“中国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之间的几个重要关系,包括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教材建设与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的关系等,从而系统打造“中国经济学”生态体系,统筹推进“中国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

本次研讨会推动了“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专家之间的沟通交流,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研讨会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举办的高端研讨会,每期邀请多位国内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的关键问题。作为教育部认定的首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旨在打造“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高级智库”,着力推进“中国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以教材为载体,用“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